專家論述
被遺忘的受創者:目睹婚姻暴力對孩子的影響
諮商心理師.林佳玲
「爸爸和媽媽都是我最親的人,看著爸爸打媽媽,我很生氣,但又無法保護媽媽,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麼?」
「他們都說愛對方,可是他們卻總是在吵架,爸爸打媽媽,媽媽罵爸爸,難道這就是愛嗎?」
「我幫助媽媽是不是就對不起爸爸?我就沒有爸爸了?」
「看到爸爸和媽媽罵來罵去又打架,我好害怕!好多心事藏在心裡,心好痛!」
「回到家我就覺得有股壓力湧上,總覺得會發生什麼可怕的事情?真不想回家,但何處是我家呢?」
~一群目睹婚姻暴力孩子的心聲
身為諮商心理師,在實務工作中,經常有機會聆聽目睹婚姻暴力孩子的內在心聲,並有幸陪同他們面對與走過生命中的幽暗,那是一種特別的生命經驗。在與目睹婚暴孩子工作的過程中,深刻地體會到父母的婚姻暴力對孩子的深遠影響。不論孩子是否直接目睹父母的暴力行為,他們仍能從細微的線索中,察覺到父母經常吵架、打架,感受到父母的各種矛盾情緒,會因為受虐的一方而悲傷,也會因為施虐一方亦是自己的親人,卻無力改變而自責不已。對孩子而言,面對父母的暴力行為恐怕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吧!
長期生活在婚姻暴力家庭中的孩子,除了恐懼自己會和被害人一樣遭受毆打,也因為常擔心被害人受傷、死亡、離家或自殺,而常常處於極度不安與恐懼中。這類孩子常有的憂慮有:
1.父母會不會離婚?
2.家中會不會有人死掉或受傷?
3.我能做些什麼?
4.我要住哪裡?
5.可以向哪些人求助?誰可以幫我呢?
6.我可不可以告訴別人這件事情?
7.鄰居、朋友或師長會不會看輕自己和家人?
8.自己會不會忍不住出手或回手打父親或辱罵母親?
9.我幫助媽媽是不是就是背叛了爸爸?我就沒有爸爸了?
10.我感受不到父母對我的愛,心中已對父母失去尊敬,該如何繼續與父母相處下去呢?
11.我覺得無法信任別人,不敢與人親密相處,我該怎麼辦?
根據相關研究與臨床上的觀察發現,對孩子來說,目睹父母間的暴力行為與直接受虐對心理的影響是相似的,會出現焦慮、警覺、恐懼、過度哭泣、莫名發脾氣、自責、失望、無助、沮喪、麻木等情緒,失眠、做惡夢、頭痛、飲食失調等生理現象,也會不自覺地學習以暴力解決問題,出現不適當的性別角色認同,以及伴隨種種複雜情緒而產生各種行為問題:如退縮、分離焦慮、攻擊、逃家、偷竊、人際關係孤立、自我傷害等。這些孩子在人格特質上極易具有以下特徵:
1.自我價值感低落,認為自己無法保護被虐的父親或母親,否定自己的能力及存在價值。
2.對他人缺乏信任感,無法與人親近。
3.在人際相處上,容易有被拒絕感。
4.挫折容忍度低,自我控制力較低。
5.對人際關係有較偏差的想法,認為別人不會無緣無故對他好,通常是有目的的。
6.人際溝通技巧較差,脾氣暴躁、具攻擊性,傾向以暴力解決問題。
7.有神經質傾向,如容易緊張、焦慮不安、容易發怒、具攻擊性,常感覺沮喪與哀傷。
在實務工作中發現,受虐婦女經歷了先生長期的施暴後,自己內心充滿著害怕、罪惡感、羞愧、憤怒、被拋棄、失落等種種情緒,以及面對生活上的其他壓力,如經濟、官司、人身安全等,使得婦女經常處於煩躁、憂鬱、無力感的狀態,無法適當地提供孩子情緒支持與安全的依附關係(attachment relationship),,也可能阻礙了孩子心理復原的過程或加劇其受創傷的程度。因此,針對目睹婚姻暴力孩子提供個別或團體心理諮商服務是相當需要的。
每個目睹婚姻暴力的孩子,背後都有一段心酸的故事,孩子在混亂的情緒中長大,安全感被破壞,無法學到處理衝突的合理方式,分不清人我的界限。父母沒有學會以適當的方式滿足需求,分不清情緒與行為,孩子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,不自覺地認同施暴者或受虐者,形成代間傳遞的惡性循環。衷心期盼這些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,能在接受心理諮商專業的協助後,逐漸面對與走過生命中的幽暗,學會分清自己與父母的不同,整合破碎的自我,展現出原屬於自己的笑容。近幾年,政府機關或社福機構已逐漸關注到目睹婚姻暴力對孩子的影響,若您或親友是婚姻暴力的受害者,也發現孩子出現上述情形。建議您可求助各地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或社福機構,並協助孩子接受心理諮商服務,可幫助自己、親友早日尋找到重生的契機。